- 發(fā)布人:黨政辦公室
- 時間:2022-05-25
- 點擊:480
- 來源:
李富森老師初到哈密
在全校講授歷史示范課
為說課獲獎老師頒獎
李富森,,中共黨員,,在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任思想政治、歷史老師,,從事教育工作近30年,,多次被評“優(yōu)秀班主任”。自2021年9月起,,李富森老師赴新疆哈密中等職業(yè)學校開展援疆支教活動,,用青春書寫壯麗詩篇,用知識傳遞河南厚重,。一年來,,他以飽滿的熱情、真誠的態(tài)度,、高度的使命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學,、教師幫扶工作中,獲得了新疆哈密和鄭州支教對隊的一致好評,。
“白晝炎炎火燒,夜間風烈樓搖,。戈壁灘雀戲花梢,,原是職業(yè)學校,。昔日張騫班超,今天援疆支教,。千里為國育英豪,我亦為之驕傲,?!睅е环輰π陆Ы痰奶厥馇楦?,李富森老師踏上出發(fā)的列車,,奔赴一場充滿挑戰(zhàn)和心生向往的援疆支教工作,。新疆哈密,,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,,氣候干燥,晝夜溫差大,,自然氣候以及水土不服,,是李富森老師面臨的第一個挑戰(zhàn)。在援疆老師們中,,大多都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的口鼻出血,、腹脹腹瀉、咽喉疼痛,、嘴唇裂皮,、口腔潰瘍,、失眠和皮膚過敏等癥狀,,而李富森老師的癥狀則更加明顯,,在長期睡眠不足、飲食習慣差異的情況下,營養(yǎng)嚴重缺乏,,提準迅速減輕了7斤。面對艱苦條件,,他說:新疆自然條件不及內(nèi)地,,但新疆人民熱情,、新疆學生懂事,,他們需要我們傳播知識,、啟迪心靈,看到孩子們的笑臉,,我受這點苦值得,。就這樣,他不斷適應生活環(huán)境,,不斷克服身心困難,,經(jīng)受住了嚴峻的考驗,,以堅韌的毅力深深地扎根在哈密支教的沃土之上,。
“我可以為孩子們再做點什么,?”這是李富森老師每天清晨起來思考的第一個問題,。在支教學校,他擔任6個班級的思想政治課,、歷史課教學任務,,面對的是來自新疆各個地方,、多民族融合的學生,,他們大多國語水平基礎較差,發(fā)音不標準,,書寫不規(guī)范,,學生文化知識基礎薄弱,,知識面窄,,很多常識性的知識都很缺乏。李富森細心的發(fā)現(xiàn):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用左手寫字,,不僅影響書寫順序,更是容易造成同桌之間的“摩擦”,。針對這個問題,,他從學情出發(fā),,精心做好教學設計,,注重學生課堂主體作用,,采取各種有趣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,認真抓好教學常規(guī)環(huán)節(jié),,不斷培養(yǎng)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(yǎng)和學習習慣,,同時,,他“手把手”的教學生練習字帖,,糾正寫字姿勢,強調(diào)書寫規(guī)范,。經(jīng)過一個學期的耐心的輔導,,學生們的學習積極空前提高,,很多不夠規(guī)范的學生習慣也明顯改善,。
“授人以漁,,才能真正幫助到新疆哈密的老師和學生,我們就是來傳經(jīng)送寶的,?!边@是李富森老師在跟同事們通話中常常說起的話題,。在支教中,,李富森老師在完成日常教學任務之外,積極發(fā)揮援疆教師的教研引領與橋梁紐帶作用,,不斷提升身邊教師的教學技術和科研能力。他積極配合哈密中等職業(yè)學校教學工作開展,,聯(lián)系學校以及后方專家名師分享大量優(yōu)質教學教研資源,指導青年教師集體備課與開展課題研究,,他把以前撰寫的獲獎課題分享給他們進行學習參考,,使青年教師不斷積累與提升,逐漸學會寫論文和做課題研究,。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里,李富森老師參與援疆課題《中職生語文學習的消極心理剖析與調(diào)控措施研究》已立項,、“傳幫帶”的當?shù)厍嗄杲處煫@得說課表彰,,教研組建設也更加規(guī)范高效。
懷揣著情懷與使命,,不遠萬里奔赴天山腳下,,為教育奉獻,為人生添彩,,這一路有困難和辛酸,,更有堅持和擔當。李富森老師以中原人的“厚重”,、鄭州教師的“執(zhí)著”,,以及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“立德,、立業(yè),、務本、務實”的“精神”,,在援疆的支教路上,,留下了憨憨的笑容、深深的腳印和寬寬的背影,,體現(xiàn)了一個共產(chǎn)黨員的對“初心使命”的追求,,體現(xiàn)了一名人民教師對“立德樹人”的執(zhí)著,更體現(xiàn)中原兒女的“家國情懷”,,成為了師生學習的榜樣,。在支教的最后階段,李富森老師向著黨旗說:我仍將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,,加強民族團結,,樹立好河南教師形象,,努力促進受援地區(qū)教育事業(yè)發(fā)展,為新疆哈密的學生們推開一扇通向世界的門窗,。
???圖文:周斌?宋?,?/span>
編輯:劉雯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