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發(fā)布人:工會
- 時間:2020-12-29
- 點擊:463
- 來源:
周霞老師
全校教師參加講座
教師們認真聽見
12月24日下午,,我校工會組織了一次文化講堂,。主題是——鄭州,,這座城。參加本次講座的有我校的全體教師,。主講人是教務(wù)處的周霞老師,,她主要從鄭州之名稱、鄭州之古都、鄭州之地標,、鄭州之飲食四個方面來講述,。她在講述過程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和現(xiàn)場的老師們進行互動,使大家在愉悅的氣氛中既增長了知識,,又加深了對鄭州的熱愛,。
周老師在開講之前先讓大家觀看了一組鄭州不同地方,,不同時間,,不同天氣情況下的照片,從而感受鄭州近年來的變化,,突出鄭州人的幸福感指數(shù)在不斷提升,。而且,在11月28日公布的《2020年宜居宜業(yè)城市榜》84個城市中,,河南占5席,,鄭州也位居其中。
- 鄭州之名稱
? 古代的“鄭州”名字的起源要追溯到隋文帝楊堅,,他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,,開皇三年(583年),實行州,、縣二級制,,將滎州改名為鄭州。我們現(xiàn)在的鄭州,,是在1948年10月鄭州解放后,,把鄭縣改為的鄭州。
? 眾所周知,,鄭州是一座經(jīng)濟貿(mào)易之城,,但她更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城。
? 二,、鄭州之古都
(一)大河村遺址
位于鄭州東北郊的大河村遺址,,面積40萬平方米,是一處包含有仰韶,、龍山和夏商四種不同時期考古學(xué)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遺址,。先民們曾在此居住長達3300多年,大河村遺址是鄭州地區(qū)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發(fā)展的歷史縮影,。而作為仰韶文化的代表彩陶雙連壺就是證明,。
(二)商朝城墻遺址
除了大河村遺址之外,還有二里崗商都遺址,。其城墻是夯土狀結(jié)構(gòu),,城墻遺址之外還有外城,這一點符合中國傳統(tǒng)的皇城王都構(gòu)造。另外,,1974年在鄭州市杜嶺街出土的杜嶺方鼎,,它的出現(xiàn)讓鄭州成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。
(三)金水河
金水河,,鄭州最古老的河流,。2500年來,像一條飄帶,,是商都鄭州變遷的見證者,,曾流入北宋開封,成為供給皇宮,、王府的“自來水”,。
周老師又為大家講述了金水河名字的來歷,以及金水河古今的變化發(fā)展,。金水河將為鄭州市建設(shè)國家中心城市,、生態(tài)園林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增光添彩。
(四)祭城
除了一村,、一墻,、一河之外,還有一個小城也是鄭州古都的見證者,,她就是祭城,,商朝的邦國——祭國。處在今鄭州和中牟之間,,直到現(xiàn)在,,祭國故城遺址仍保留著幾段城墻。
三,、鄭州之地標
歷史的印記留在鄭州的每一個角落里,,但是如今的鄭州,有更為人自豪的地標建筑,。
周老師為大家先講述了二七紀念塔,、玉米樓、奧體中心,、鄭州美術(shù)館新館,、鄭州大劇院5個地標建筑,如果說他們代表了鄭州的活力,,那么二砂文創(chuàng)園,、芝麻街雙創(chuàng)園則代表了我們鄭州的創(chuàng)新和膽識。
- 鄭州之飲食
生活在鄭州,,不僅有美麗的居住環(huán)境,,還有品種眾多的美食,。周老師為大家推薦的有:四廠燴面、三廠燴羊肉,、葛記燜餅,、胖娃川菜館、方秀華胡辣湯,、豫蓉源川味擔(dān)擔(dān)面館等,。
除了這些之外,還有崗坡路,、前進路,、伊河路都是我們西區(qū)的美食街。
鄭州既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古都,,又是一個具有現(xiàn)代化氣息的開放,、創(chuàng)新之城,那么,,2025年的鄭州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?十四五規(guī)劃藍圖顯示,,未來的鄭州:東強,、南動、西美,、北靜,、中優(yōu)?!俺逼絻砂堕?,風(fēng)正一帆懸”讓我們的鄭州乘著時代的巨輪,劈風(fēng)斬浪,,朝著國際大都市的方向,,奮力前行。